得,今天就来聊聊我搞定这块“51沪牌”的经历。前前后后真是折腾好一阵子,过程嘛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不过总算是弄到手。
开始的折腾
最早是琢磨着家里没个车牌确实不方便,尤其在上海这地儿。第一步,你得先看看自己够不够格。什么户口,居住证,还有那要命的连续交满3年社保或者个税。我当时就卡在这上面一阵子,翻箱倒柜找材料,还得去社区、公司跑证明,头都大。
资格审核过,松口气,但这才是刚开始。接下来就是去弄那个“标书”,也就是拍卖的门票。我记得那时候好像是在手机上弄的,下载个“上海国拍”的APP,注册登录,填一堆信息。先是提交那个参拍申请,等审核通过,再办理拍卖登记,还得交个1000块的保证金。钱交,心里才算踏实点,感觉自己正式加入抢牌大军。
拍牌,那叫一个刺激
到拍卖那天,那才叫真格的。得准时守在电脑前。我记得是上午10点半到11点半,就这一个小时决定胜负。
过程分两段。第一段是首次出价,10点半到11点。这会儿就是先随便出个价,证明你要参加,别错过。你要是这会儿没出价,那就直接拜拜,没你事儿。
真正的肉搏战是后面那半小时,11点到11点半,修改出价阶段。这半小时,屏幕上的价格蹭蹭往上涨,简直跟打仗一样。你的目标是在那几十秒里,猜一个尽可能接近最终成交价,但又不能超过的价格。关键是你还得加个几百块,那个加价幅度也有讲究。
第一次拍,完全懵圈,看着数字乱跳,随便点两下,时间就到,果然没中。
后面几次,学聪明点,研究别人的攻略,什么提前几十秒出价,加多少钱。但每次都差那么一点点,要么是价格低,要么是时间不对。眼看着中标价就在自己出的价上面一点点,那个懊恼。
数字看着都眼花,什么9万多,10万的都有,每次的最低价都不一样,真是鬼知道会停在哪儿。
咋搞定的
我自己拍好几次,心态都快崩。每次都做足准备,结果还是陪跑。家里人也催,说这车买放着也不是个事儿。
后来有一次跟朋友吃饭,聊起这事儿,他认识一个搞这个有点门道的人。不是那种收天价代拍费的黄牛,就是个懂行的,收点辛苦费给点“指导”。我当时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就联系一下。
那哥们也没说保证中,就给我个策略,主要是时间点和加价幅度。他说看我的网速和手速,大概在多少秒的哪个节点出价,加多少比较稳妥。还让我提前演练几次按键。
到拍卖那天,我心里还是直打鼓。严格按照他说的那个时间点,深吸一口气,输入价格,确认,提交。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刷新页面手都抖。结果出来一看,中!当时真有点不敢相信,反复确认好几遍。价格嘛就是当时的市场价,9万出头。
我的“51沪牌”就这么来的。说不上是运气还是策略,或者两者都有。反正,折腾小半年,总算是把这块铁皮给盼来。
现在想想,整个过程真是挺磨人的,费钱费时费精力。但这块牌子到手,心里那块石头也算落地。出门方便多,值不值?对我来说,折腾这么久,搞定,就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