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法离职要提前多少天提出离职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离职需提前的时间因情况而异。
一般情况下,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是为了给用人单位合理的时间来安排工作交接等事宜。
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相对较短,所以提前通知的时间也相应缩短。
但如果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情形,如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劳动者无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此外,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也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总之,劳动者离职应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提前通知用人单位,以确保离职过程合法合规、顺利进行。
二、劳动合同协商一致解除需要付补偿金吗
劳动合同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通常需支付补偿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需注意的是,如果是劳动者主动提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不存在违法行为等特定情形,用人单位可不支付补偿金。但若是用人单位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情况下是要支付补偿金的。在实际操作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明确解除的原因、方式及补偿等相关事宜,并签订书面协议,以避免后续产生纠纷。
三、若没签劳动合同辞职应该把工资结清吗
根据法律规定,即便未签劳动合同,辞职时工资也应当结清。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就应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签劳动合同并不影响劳动者获得已付出劳动对应的工资。
劳动者辞职时,有权要求用人单位一次性付清工资。若用人单位拒绝,劳动者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裁决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等。
总之,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付出劳动就有获得相应报酬的权利,辞职时工资必须结清,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法离职要提前多少天提出离职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