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来了,久等的长刀研笔尖详细评测!
※首先,所有笔尖介绍都是根据骨头自己笔的手感,长刀手工制,品难免误差,骨头就曾用过比限量刀更为顺滑好写的普通款老刀。所有观点也都是个人观点,或有存在官方没有明确说明的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预告下一篇长刀帖子的介绍内容:
1.关于长刀日用和练字问题探讨
2.入手难易介绍
3.新刀改造理念推想
4.从笔尖形制以外分辨新老长刀。
※骨头长刀研前期科普导读:
1.最全的「长刀研」新手指南:
http://weibo.com/p/1001603911962693108100?mod=zwenzhang
2.钢笔为什么是情怀
http://weibo.com/p/1001603926929106435885?mod=zwenzhang
骨头微博:笺煮墨
长刀研QQ群:413061866
先说长原宣义长刀研
指的是长原宣义时代的长刀研,常被称做老刀、老头刀、板牙刀等。并非全部出自老先生之手,但是在他退休之前的全部普通到和限量刀都是同一型制的笔尖。老先生亲自制作的长刀研,多为限量款式,在老先生去世后受到追捧,价格高涨,入手困难。
1.老长刀常规打磨:
出镜笔款——文字系列 汉字(甲骨文)、生日纪念、札幌啤酒、普通老刀
这类笔尖打磨成方条形,被大家叫做板牙刀算是形象,笔尖铱粒打磨饱满圆润,笔尖呈梯形结构,但是结构不很明显,笔尖铱粒背面呈圆球状。此款书写手感佳,限量版多比较顺滑,适合快速书写,可为日常书写所用。尖端与铱粒腹部的宽度差不明显,故出锋不易,相较出锋而言粗细的表现稍好。
品控方面从两方面看,限量版如文字系列的打磨,全部由长原宣义先生亲自打磨,笔尖的打磨细腻程度绝对堪称惊艳。而相较而言当时的普通现产笔款打磨就没那么精细,品控参差不齐,或有能够媲美限量的存在,或有刮纸、大水枪等现象的存在,这样的差异可能会与笔尖制作的匠人有关系,毕竟也是厂内诸多师父在操刀研磨。
评分:
出锋难易:★★☆☆☆
出锋表现:★★★☆☆
粗细表现:★★★☆☆
顺滑程度:★★★★★
笔尖硬度:★★★★★
总分18
古文字系列——漢字
札幌啤酒限定
長原宣義80歲生日限定
老長刀常規打磨字跡
2.老刀梯形打磨:
出镜笔款——初代煤竹、现代名工日本版(海外版都出了没法比较了T.T)
这类笔尖打磨似乎是在常规打磨的基础上将笔尖磨得更细,形成一种上有弧度的正梯形结构。打磨圆润饱满,笔尖较细的缘故,相较出锋会更容易一些。目前只在这种笔尖只在上述两种笔上见过,名工是笔王,煤竹更比笔王还粗长,用起来并不方便,可惜了好设计的笔尖,可能也是我的手太小了。名工容易出现落笔第一笔不出水的问题,这是由于笔王的笔尖大出不少,设计给普通款的老刀笔尖接触纸面的时候下水不够及时,也是老款笔王的通病,用昆克、lamy等墨水会有所改善。品控方面因为都是亲制款,所以没什么可说的了。
评分:
出锋难易:★★★☆☆
出锋表现:★★★★☆
粗细表现:★★★☆☆
顺滑程度:★★★★★
笔尖硬度:★★★★★
总分20
初代煤竹親制版
現代名工日本版
老刀精細打磨字跡
3.老刀特殊打磨1:
出镜笔款——90周年石楠木纪念长刀研
石楠木老刀算是一个特殊的里程碑,配重合理,用料考究。推出于写乐公司成立90周年的日子,这时长原老先生的地位已经足够独立担当周年笔的大制作,写乐钢笔建厂以来的最大限量生产就此拉开帷幕。900支,如此大数目的限量竟然显得稀少,所有拿到这款笔的人都被她的外观和写感迷住,纷纷收藏起来,以至于成为市场上比各种限量都稀少的笔款。
而这款笔的成功之处不只在于笔身的外观或者金属的笔握,更在于笔尖的全新设计——上翘形制的长刀尖,笔尖铱粒形制是老刀梯形打磨,而笔尖顶部向上出现一个弧度,配合经典的老印花,视觉冲击很强,绝对可以称作最漂亮的刀尖。背面是老刀里唯一三角形制打磨的款式。手感近似于老刀梯形打磨,但是由于略微上弯的笔头,表现力更强。有一点DE长刀的雏形感觉,又不失长刀本身的特点。
评分:
出锋难易:★★★☆☆
出锋表现:★★★★☆
粗细表现:★★★★☆
顺滑程度:★★★★★
笔尖硬度:★★★★★
总分21
90週年石楠木紀念長刀
老刀特殊打磨字跡
4.老刀特殊打磨2:
出镜笔款——高迪诞辰150周年限量长刀研
各大钢笔品牌似乎对高迪(AntonioGaudi)都情有独钟,无论是百利金、万宝龙根据高迪建筑设计的笔款,还是日内瓦RobertPerron制造的镶钻笔款,高迪一直是钢笔界的话题。2002年是高迪诞辰150周年,写乐推出了不太一样的高迪笔款——从高迪曲线设计理念下手的限量长刀研。这支笔全钢设计,全笔无论是笔帽还是笔夹,都是弯曲线条,就连笔握也是内凹的设计。笔身磨损质感搭配高反光度的表面设计感十足,仿佛是象征著見證歲月依舊不曾沾染灰塵的經典。
然而外观惊艳只是这只高迪的一面,真正的亮点则在笔尖。不知是否为了更加贴近曲线设计的理念,高迪长刀的笔尖设计弧度颇大,尖端锋利,尾部和缓收束,形似弯刀。笔触顺滑,出锋表现和线条变化的表现都堪称绝佳,是老长刀笔尖里面骨头最喜欢的一款。
但是写乐高迪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重量,除了笔尖和上墨器外全钢打造的重量不是一般的沉。放大这个问题的是笔握,为了曲线设计而内凹的笔握让我这样小手的汉子都觉得细,想必能够接受这种重量的手掌就更难握好高迪了。这种问题导致的是钢笔压手,无法长时间书写,但是绝对是创作的第一把交椅。
评分:
出锋难易:★★★★☆
出锋表现:★★★★★
粗细表现:★★★★★
顺滑程度:★★★★★
笔尖硬度:★★★★★
总分24
長刀特殊打磨字跡
新长刀
指的是以2011年长原宣义退休,其子长原幸夫子承父业之后对长刀研进行改造后日常生产的笔款。分界点是长原宣义勇退纪念的竹涂限量长刀研。
5.新长刀大铱粒打磨:
出镜笔款——现产普通长刀研
作为新时代的长刀研的旗舰笔款打磨,该种笔尖遍及一切单层长刀的全部款式,无论是笔王还是活塞限定,多都是这种笔尖。入手难度底,是入门刀的首选。
该款笔尖铱粒圆润饱满,背面呈三角形。尖端极为锋利,设计利于出锋,但是出锋不易。且铱粒丰满,粗细表现力很强,缓慢地细致运笔时,笔画差别明显。但是笔尖腹部过度短,直接由窄至宽,导致快速书写时与纸面接触面并无差异,难以形成粗细差别。由于尖端打磨较细薄,整笔的铱粒较软,顺滑度略有影响。
另外曾见过长原幸夫亲自打磨的某只长刀,即此类打磨。
评分:
出锋难易:★★★☆☆
出锋表现:★★★★★
粗细表现:★★★★★
顺滑程度:★★★☆☆
笔尖硬度:★★★☆☆
总分19
新長刀大銥粒打磨字跡
6.新长刀中铱粒打磨:
出镜笔款——勇退纪念竹涂长刀研、海外限定大漆笔王长刀研
这是一种不常见的打磨款式,某路传言道是欧版特供打磨,尚未证实。骨头对其充满好感,是新刀里个人最喜欢的打磨。这种打磨细长平滑,整个腹部是和缓的曲面,与大铱粒对比明显。笔尖尖端锋利,铱粒腹部过度平稳,宽窄过度平稳,正常书写条件下,出锋跟手,粗细明显,行书书写能跟上正常甚至较快的笔速,能够达到随心所欲的书写感受。
但是创作表现力略差于大铱粒打磨,其他各项条件则堪称惊艳。较大的问题还是大漆和竹涂持笔舒适性的问题,但是如果手较大,拿大漆绝对是非常棒的。另这种打磨也存在于少数特别款长刀,见到两次一次是日本本土店铺的一只磨砂黑,另一只是和橙子、柿子笔聚见到的早年象牙白。
评分:
出锋难易:★★★★★
出锋表现:★★★★☆
粗细表现:★★★★☆
顺滑程度:★★★★☆
笔尖硬度:★★★★☆
总分21
長原宣義勇退紀念
海外限定大漆筆王
新刀中銥粒打磨字跡
7.新长刀小铱粒打磨:
出镜笔款——现产普通长刀研
这种打磨似乎是近期流行开来的,好像是在对大铱粒打磨弊病的矫正,尽管可能有些矫枉过正。这种打磨扁平弧度较不明显,尾部内凹,观感略微不佳。笔尖锋利,出锋没的说,可以在很快的书写条件下出锋。相较而言,铱粒腹部过于扁平的打磨,让钢笔粗细的变化差强人意,无论多么仔细的操控,这支笔也很难写出极为“长刀”的字体。由于笔尖打磨的纤薄,这种打磨软弹,阻尼略强,需要磨合,虽非骨头所爱,也是少见特征的刀。
但是也正因如此,此种打磨凭借着它较低门坎的入手难度,和日常书写的写感,外加极为优秀的出锋,让这款打磨长刀研成为长刀系列日用的一个绝佳选择。
评分:
出锋难易:★★★★★
出锋表现:★★★★☆
粗细表现:★★★☆☆
顺滑程度:★★☆☆☆
笔尖硬度:★★★☆☆
总分17
新長刀小銥粒打磨字跡
完结撒花~~~
※预告下一篇长刀帖子的介绍内容:
1.关于长刀日用和练字问题探讨
2.入手难易介绍
3.新刀改造理念推想
4.从笔尖形制以外分辨新老长刀。
另外感谢:修修、薩滿 提供高清笔尖图~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