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改名背后:商标侵权与品牌重塑引用澎湃等10来源1.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5608622.https://36kr.com/p/29462582848948563.https://new.qq.com/rain/a/20240727A04686004.https://www.sohu.com/a/818141035_1219952885.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2%B3%E4%BA%91%E9%B9%8F/21903366.https://new.qq.com/rain/a/20240323A01E91007.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TRMBG705529YKL.html8.https://www.ipeconomy.cn/mobile/yugao/8988.html9.http://ch.dililaw.com/tro-case-study/10.https://www.junhe.com/reputations/office-reputations/446近日,江苏卫视王牌节目《非诚勿扰》正式更名为《缘来非诚勿扰》,这一变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此次改名源于一场持续多年的商标侵权纠纷,也折射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
01
商标之争:从一审到再审
2009年2月,金阿欢向商标局申请注册“非诚勿扰”商标,并于2010年9月获得核准,核定服务项目为第45类,包括“交友服务、婚姻介绍所”等。同年,江苏卫视推出以婚恋交友为主题的电视节目《非诚勿扰》,并迅速走红。2013年,金阿欢以江苏电视台和珍爱网侵害其注册商标专用权为由,向深圳市南山区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历经一审、二审和再审。一审法院认为,电视节目与婚恋交友服务不属于类似服务,不会造成公众混淆。二审法院则认为两者服务内容相同,构成侵权。最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判决认为,电视节目与婚恋交友服务在服务目的、内容、方式和对象上区别明显,不会造成混淆,江苏电视台不构成侵权。
02
网友热议:从调侃到深思
尽管法院最终判决节目不构成侵权,但江苏卫视还是决定将节目更名为《缘来非诚勿扰》。这一决定引发了网友的广泛热议。有人调侃建议将节目改名为“孟爷爷相亲会”、“真爱一站到底”等,也有人质疑节目组是否真正尊重司法判决。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翔认为,这一决定体现了对司法判决的尊重。他表示:“虽然法院最终认定不构成侵权,但为了避免进一步的法律纠纷,改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03
法律与文化:双重维度的思考
从法律层面来看,这一案例凸显了服务商标的特殊性。与商品商标相比,服务商标更容易造成混淆误认。因此,在判断服务是否类似时,需要从整体、综合、实质的角度进行分析。同时,注册商标的保护范围和强度应与权利人的贡献相适应。
从文化层面来看,此次改名反映了公众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升。作为一档现象级节目,《非诚勿扰》的改名不仅影响着节目本身,更影响着公众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知。这一事件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商标侵权问题,思考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04
未来展望:新名称 新开始
面对改名,节目组表示将保持节目品质不变,继续为观众提供优质内容。主持人孟非也在节目中表示:“名字虽然改了,但我们的初心不变,将继续为大家提供一个真实、真诚的交友平台。”
对于这档已经播出13年的节目来说,改名无疑是一个新的开始。如何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吸引新观众,如何在新的品牌定位下继续发展,将是节目组面临的重要课题。
《非诚勿扰》的改名风波,不仅是一场法律纠纷,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知。无论对于节目本身还是整个社会,这都是一次值得深思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