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毒品的成分物質,依對身體的作用機制可簡單分成三類:中樞神經抑制劑、中樞神經興奮劑和中樞神經迷幻劑(趙軒翎,2014)。
中樞神經抑制劑〔如愷他命(Ketamine)、海洛因(Heroin)〕等,因可抑制中樞神經,短期間低劑量服用大多會產生鬆弛與安寧感,有時則會感到興奮並可能出現思想障礙及動作不協調。部分中樞神經抑制劑經醫師診斷後開立處方可用於治療失眠、焦慮、抗癲癇、及放鬆肌肉,長期服用會導致反應變慢、難以專注等症狀(周士閔,2022),由於其具成癮性及依賴性,我國將其列屬第三級〔如巴比妥酸鹽類(Barbiturates)〕或第四級〔如佐沛眠(Zolpidem)〕管制藥品及毒品(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2023)。
表:毒品藥理作用分類(來源:科學月刊第四十五卷第七期)
毒品藥理作用分類
分類
常見濫用藥物
濫用危害
中樞神經抑制劑
愷他命(Ketamine)
嘔吐、心搏過速、血壓上升、痙攣、意識模糊、幻覺、短暫失憶等,亦會使膀胱縮小,造成「拉K一時,尿布一世」。
海洛因(Heroin)
呼吸抑制、嘔吐、精神恍惚、焦慮、搔癢等,成癮性強,有很強的戒斷反應,包括渴藥、不安、 失眠、厭食、發冷等。
中樞神經興奮劑
搖頭丸(MDMA)
意識混淆不清、抑鬱、焦慮、睡眠異常、食慾不振、心搏加速、肌肉緊張、嘔吐、視幻覺、流汗等。
(甲基)安非他命
(Methamphetamine)
吸食初期會提神、活動力增加、心搏加速、體溫升高,長期使用出現思覺失調症、伴隨行為與睡眠障礙等。
中樞神經迷幻劑
大麻
(Cannabis·Marijuana)
心搏加速、妄想、幻覺、口乾、眼睛發紅等,長期使用會影響記憶、學習與認知,造成體重増加、免疫功能下降、不孕。
PCP(天使塵)
意識模糊、失去方向感、知覺異常、躁動、暴力傾向,產生幻覺、胡言亂語等。
中樞神經興奮劑,指的是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即大腦和脊髓)活動的藥物,這些藥物可以增加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活動性,在醫學和臨床實踐中具有多種用途,其中一些可用於治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和過度嗜睡症,同時還可能用於其他神經系統相關的疾病。服用後會造成心跳加快,血壓體溫上升,食慾減退、易怒、失眠,大量服用則可能產生焦慮、恐慌、癲癇發作、胃痛、妄想等症狀(周士閔,2022)。常見的藥物有:甲基苯丙胺(Methylphenidate)、阿莫西林(Amphetamine)、莫達非尼(Modafinil)、丙脈嗪(Dextroamphetamine)等。在我國中樞神經興奮劑型毒品如古柯鹼(Cocaine)、(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等分別被列為一、二級毒品。
圖:(甲基)安非他命(來源:臺中市政府衛生局7)
中樞神經迷幻劑,透過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幻覺、感知改變的物質。這些物質通常作用於體內的神經傳遞物質,尤其是腦內的血清素受體。迷幻劑可能導致視覺、聽覺和感知上的變化,如令人產生幻覺、幻聽;。也可能影響思維和情感,如情緒起伏不定等。常見的中樞神經迷幻劑類毒品包括第二級毒品天使塵(Phencyclidine, PCP)、麥角二乙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 LSD)、大麻(Marijuana)等等。
其中大麻(Marijuana),目前只有6個國家開放娛樂性使用,最早開放的烏拉圭,只要取得許可證,就可以向指定商店購買大麻使用;加拿大則在2018年開放,並於2020年達成全境開放娛樂用大麻;馬爾他也於2021年開放;2023年盧森堡也通過娛樂性大麻合法化,成為繼馬爾他以後第二個開放娛樂性大麻的歐洲國家;此外,美國的科羅拉州及澳大利亞也開放娛樂性大麻的使用(林奕甫,2023)。然而,需要留意的是目前大麻在臺灣仍屬於第二級管制藥物,且於《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中與罌粟、古柯及安非他命等藥物一起被列爲第二級毒品,不論製造、運輸、販賣、持有或施用,均會面臨刑事懲罰,最重可判處無期徒刑。
除了上述幾類毒品以外,還有一些吸入性物質常遭濫用,如俗稱笑氣的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和含亞硝酸酯類(Nitrites)成分的物品等,都是會危害身體的常見濫用物質(周士閔,2022)。這些毒品多具有成癮性,在濫用後更可能導致身體和心理上的依賴,並且難以戒斷。民眾千萬要愛惜自己,不要以身試毒。
圖:笑氣的主要用途(來源: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8)
新興毒品這個名詞於2005年首次出現在歐盟(European Union)。後續在2013年聯合國毒品及犯罪辦公室明確地將新興毒品作了定義:一種或是數種混合型的物質,它們非屬聯合國1961年及1971年麻醉藥品(Narcotic drug)和精神作用物質(Psychotropic substances)管制公約中的物質,並且會造成公共衛生的威脅(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心理健康科,2023)。這個類型的毒品並非新發明的毒品,而是對既有毒品採取「新的不當使用」方式。同時為了規避現行法規,還透過特定方式將原毒品的化學結構式做調整,上述兩者皆可稱作新興毒品。
在我國吸食(施用)毒品,依據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根據施用毒品等級有不同之處罰,施用第一級毒品將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常見第一級毒品有:海洛因、嗎啡、鴉片、古柯鹼。而施用第二級毒品則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常見第二級毒品有:大麻、安非他命、搖頭丸。施用第三、四級毒品則處1萬至5萬元罰鍰,並須接受4-8小時毒品危害講習,常見第三、四級毒品有:愷他命、FM2、煩寧(Diazepam)、蝴蝶片(Alprazolam)、火狐狸(5-MeO-DIPT)。而吸食或施打煙毒或麻醉藥品以外之迷幻物品者,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6條處3日以下拘留或1萬8,000元以下罰鍰,另外製造、運輸、販賣、持有、或引誘他人使用或轉讓毒品也會有不同的刑罰(高雄市政府毒品防治局,2023)。
毒品造成身體的危害常常造成終生影響,如吸食愷他命除了會成癮、產生幻覺、使人注意力不集中之外,還會傷害膀胱黏膜,導致愷他命膀胱炎,出現下腹痛、排尿不順和血尿症狀。反覆膀胱發炎可能導致膀胱纖維化,使膀胱喪失彈性導致容量變小造成頻尿,嚴重情況下不到半小時就需要上廁所,對往後的生活造成極大影響(周緯柏,2022)。所以請民眾千萬不要輕易吸食、使用來路不明藥品,更不要覺得嘗試一次沒關係,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後果。
參考資料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心理健康科。(2023)。什麼是新興毒品?
趙軒翎(2014)。HOW「毒」YOU「毒」?科學月刊第535期。
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2023)。中樞神經抑制劑(鎮定劑/助眠劑)。
林奕甫(2023)。世界大麻合法地圖:僅5個國家娛樂用大麻合法,而荷蘭、泰國其實都不合法。
周士閔(2022)。毒品可分幾級?吸食後會產生哪些後遺症?介紹毒品與物質濫用在台灣狀況。Hello醫師。
高雄市政府毒品防治局(2023)。毒品相關問題Q&A。
周緯柏(2022)。新興毒品對青少年的危害。高醫醫訊第41卷第11期。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2023)。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2023)。笑氣管定了-公告第一個關注化學物質上路。